1996年1月,深证成份指数创下发布以来的最底点924.34点,随后稳步走高,势不可挡,一举打破中国证券市场长期的沉寂状态,步入新的波澜壮阔、万马奔腾的上升通道,从而构成了中国股市持续时间最长,持续涨幅最大的大牛市行情,也彻底地奠定了深市作为全国证券市场的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1996年深圳股市运行状况
之文
1996年全年247个交易日,深指(深证成份指数,下同)从987点上升至3215点,上升2228点,升幅为225%。最低点924点与最高点4522点相差3598点,幅度达389%。股票平均市盈率从9.35倍上升到35.42倍,增长278%。
全年股票(含A股和B股,下同)成交12217亿元(人民币,下同),比1995年增长12倍,为前五年总和的2.4倍,平均每日成交近50亿元。上市公司从年初的135家发展到237家,新上市102家;上市股票从161只增加到270只,新上市109只。上市公司总股本从267亿元增加到439亿元,增长64%;流通股本从105亿元增加到158亿元,增长51%。市价总值从948亿元增加到4364亿元,增长360%;流通市值从350亿元增加到1458亿元,增长315%。(附图:1996年深股各阶段成交金额及占全国市场份额)
深市投资者开户总数从555万增加到1082万,即新开户527万,增长87%。
1996年深股行情的走势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附图:1996年深证成份指数走势图)
反复探底阶段
(1月2日至4月2日)
这一阶段,深股经历了二跌夹一升的三浪探底过程。
1.继续探底(1月2日至1月23日)。年初,受55亿扩容及1月8日发行135亿1996年记帐式(一期)国债的影响,深股承接1995年底的跌势,持续走软。1月23日,深指下跌至发布以来最低点924点,A股中有19只股价跌破其净资产价值,61只个股市盈率在10倍以下。这16个交易日深股只成交14.65亿元,日均成交0.91亿元。最低一日是1月15日,只成交0.61亿元。
在新股发行和上市方面,1995年12月27日上网定价发行的粤金曼A,中签率高达95.40%,差一点发不出去;1月4日和5日上网定价发行的黔轮胎
A和湘中药A,中签率分别为73.15%和39.65%。1月19日和23日,湘中药A和粤金曼A上市,一开盘就跌破发行价。
2.试探反弹(1月23日至3月4日)。1月底和2月初,深指在1000点之下横盘整理。2月8日,《深圳市1995—1996年经济白皮书》发表,其中涉及股市的主要内容有:
采取切实措施,吸引异地投资者和券商积极参与深市;建立珠三角证券市场体系,扩大深交所网络覆盖面;培植几家大券商,筹建10亿元的市属证券公司;培植机构投资者,扩大市场比重;争取成立1—2家中外合作基金,引进外资进入A股市场。
市场对此以利好反映。2月8日,在深发展有10送10的利好传闻的影响下,多头进场吸纳深发展等绩优股,深指开始试探性的上升。春节前一天(2月16日),深指终于突破1000点大关。3月4日,春节后复市第一天,国务院证券委、证监会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的请示》,商品期货市场降温,部分资金流入股市,深指开高走高,创下1068点的短期新高。
这段时间有19个交易日,深股共成交27.25亿元,日均成交1.43亿元。深发展上升33.33%,深科技、苏常柴、深康佳、飞亚达等一批绩优股升幅居前,均在20%以上。
3.确认底部(3月5日至4月2日)。受新股与国债发行消息的影响,深股回档整理,深指1000点之上窄幅横盘了一个月。21个交易日共成交56.77亿元,日均成交2.70亿元,有所放大。
3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表《1995年经济形势与1996年经济趋势展望》,认为1996年进入经济景气循环转折期。
3月14日,深发展公布年度报告,业绩较好,并证实了10送10的分配方案,在其坚挺走势带动下,苏常柴、川长江等股也纷纷走强,长线投资者开始入场吸纳绩优股。当日深市股票基金成交5.91亿元,几年来首次超过沪市。
3月5日至17日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证券市场首次被写进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成为股市的重大长远利好。
3月7日,中福实业上网定价发行,中签率为54.22%,3月29日,深圳方大上网定价发行,中签率为6.11%,新股认购中签率开始明显下降。
3月8日,黔轮胎A上市,开盘虽一度跌破发行价,但其后股价一直稳稳站在发行价之上。20日,1995年每股盈利0.28元的内蒙宏峰上市,开盘价为10.08元,以后连日走高,价格稳定在12元以上。深沪两市格局首先在新股行情上开始改变,说明深市的一系列改革和调整措施已经见效,一些大机构开始逐步进驻深市。
第一阶段经历了56个交易日,形成一个圆弧底,为深股全年的上升行情奠定了基础。
稳步上升阶段
(4月3日至7月23日)
这一阶段深股经历了三升夹二跌的五浪上升过程。
1.降息行情(4月3日至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从4月1日起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3日,《'96中国计划白皮书》提出证券市场发展的六大要点;8日,国务院证券委六次会议召开,确定96年证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两个“根本转变”和“八字方针”。12日,李子彬表示:我们有信心搞活证券市场,将搞活工作列为市政府工作重点,并宣告将出台10条措施搞活市场。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物价形势继续好转。22日,李剑阁透露国务院领导“稳步发展、适当加快”的指示。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陆续公布,深科技等部分公司业绩增长较快。
在此背景下,长线投资者加快了吸筹步伐,深股成交量逐渐放大,深指逐步上升,一举冲破了93年以来形成的长期下降压力线。敏感的投资者意识到长期的上升行情可能首先在深市启动,纷纷选择质优价低、极具投资潜力的深股入市。第一季度,深市投资者新开户数只有4万多户,但4月份新开户数高达50多万,表明全国性的人气和资金在向深市转移。4月9日,深市股票基金成交5.50亿元,日成交开始稳步超过沪市;4月15—19日,深市股票基金成交59亿元,周成交首次与沪市持平。随着降息消息的传开,深指大幅攀升,成交急剧放大。4月29日,深指创下1579点的收市新高,比4月2日上升50%以上,日成交创下46.81亿元的天量。
这19个交易日,深股共成交266.98亿元,日均成交14.05亿元,有明显的放大。深科技升幅最大,为291%。深发展等金融股升幅靠前,在80%以上。升幅超过50%的深股达50多只。
2.获利回调(4月30日至5月28日)。4月30日收市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1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
因前期升幅过大,减息消息明朗后,获利盘借利好出货,深股开始调整。10日,深交所公布上市公司业绩排序结果,命名20家绩优公司,绩优股板块重新走强。由于深股长期升势已经确立,不少长线投资者趁回调建仓,许多地区出现开户热潮,外围资金也纷纷入市,深股走出强势调整行情,5月20日深指创下1800点的新高。5月28日,深指以1562点结束调整,比4月底调整前只下跌了17点。大多数个股回调幅度并不大,部分个股还有上升。此间20个交易日共成交500.67亿元,成交开始大幅超过沪市,日均成交25亿元,说明有新资金入场。
3.绩优股行情(5月29日至6月24日)。5月底,《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用20家绩优股编发“深市绩优股价格走势指标”,此后一系列支持绩优公司的措施引发一轮由绩优股带动的上升行情。深发展27日除权前出现抢权,除权后又大幅填权,继续推动深指上升,深市绩优股价格走势指标也从5月24日的1000点升至7月底的1749点。
6月5日,“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对央行二次减息及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支撑深股继续稳步上升。至6月24日,深指创下2153点的新高,比5月28日上升591点,升幅为37.84%。19个交易日共成交705.49亿元,日均成交37.13亿元,进一步放大。以深发展、新大洲、深科技、深康佳、粤照明等为首的一批绩优股升幅较大,均在50%以上。
4.短暂调整(6月25日至7月1日)。从6月25日起,深股因短期升幅过大,二次减息预期落空,上升无力。经过3日平台整理,深指在6月28日和7月1日出现大幅下跌,以1942点报收,5日共下跌211点,跌幅9.80%;共成交150.74亿元,日均成交30亿元。除少数新股有较大升幅外,其余个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5.中期业绩和九七行情(7月2日至7月23日)。临近上市公司公布中期业绩和九七香港回归,有投资者入市选择绩优股和九七概念股建仓,7月2日深股止跌反弹。7月10日,深交所召开绩优上市公司表彰大会。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表示一定时期内有可能二次减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并表示今后要适当发展直接融资,制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
在诸多利好因素刺激下,一、二级市场均呈现出人气旺盛局面,成交迅速放大,股指一路攀升,于7月23日达到新高2648点。16个交易日上升706点,升幅36.35%;共成交1003.69亿元,日均成交62.73亿元。深华宝、苏物贸、川金路、琼民源等中期业绩较好的个股升幅较大,深招港、深南物、深赤湾等九七概念股升幅较大。
从4月开始的稳步上升阶段共运行79个交易日,成交2627.59亿元,日均成交33.26亿元。深指上升1639点,累计升幅达162.44%。个股中深科技累计升幅最大,达500%以上,深华宝、新大洲、连大冷、深发展、苏物贸等累计升幅在300%以上,累计升幅在100%以上的个股有近百只。
中级调整阶段
(7月24日至9月18日)
因累计升幅较大,深股从7月24日开始为期41天的中级调整。7月26日和8月2日两度下跌至2530附近,遇到强烈支撑。因有二次减息的预期,8月8日和14日两次冲高2770多点,未果,开始回落。上市公司公布的中期业绩参差不齐,个股比价结构出现较大调整。8月23日央行公布二次减息,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和1.2%。利好出尽,获利盘涌出,深指下行,8月27日跌至中期底部2422点。9月初深交所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人气重聚,深股反弹,成交放大,9月2日突破100亿元大关,创出104.89亿元的天量,9月5日深指创出2855点的新高。其后深指再次进入调整,9月18日以2513点低位报收,但与7月调整之初相比,只下跌了135点,跌幅为5.10%,表明这是一次强势调整。该次调整期间入市资金并未减少。共成交2055亿元,日均成交50亿元。琼民源、黔轮胎、北方五环等个股因中期业绩增长较大继续有大幅上升,但其余个股因前期累计升幅过大,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行情暴涨阶段
(9月19日至12月9日)
由于投资者普遍预期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会更好,及有香港回归及党的十五大召开等重大利好,进而预期深股还会上升。不少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新股民,在前期入市者赚钱的示范效应影响下,在深股经过调整,一时难以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不顾深股累计升幅已经较大,又纷纷入市,为“大行情”建仓。9月份,深市新开户投资者高达90多万,后续入市资金巨大,引发一轮暴涨行情。
这一行情暴涨阶段可以分为三轮上升夹两轮下跌的五浪上升过程。
1.低价股行情(9月19日至10月29日)。
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期货经纪机构监管。10月3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券委1996年证券期货工作安排意见,“发展完善证券市场、清理整顿期货市场”。外围资金大量涌入股市,深股成交又开始持续放大,10月7日再次突破100亿元大关,且继续放量,至10月29日创下164亿元的天量。深指也呈直线上升,同一日创下3651点的新高,深证综合深指则一度突破1993年2月22日创下的历史最高点368点。该轮上升行情经历26个交易日,共成交2442.20亿元,日均成交93.93亿元。深指从2513点上升至3560点,共上升1047点,升幅为41.66%。个股中,低价股上升幅度最大。甬中元、鄂武商、深中厨、苏三山、川盐化、琼能源等低价股升幅均在100%以上。20月15日,H股板块的吉林化工A股上市,开盘价8.50元,三日后股价最高达25.60元,比开盘价上升200%多。受此影响,10月17日,H股板块的东北电从7.18元上升至14.99元,创下单日股价翻番的纪录。
2.短期回调(10月30日至11月7日)
为了抑制股市过度投机行为,证监会连发四道“金牌”:向证券交易所派驻督察员、重申严禁证券透支交易、颁布《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发布《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10月30日深指开始回调,11月7日跌至3393点,成交至50多亿元。大多数股票均出现下跌,但甬中元、深深宝、苏三山等继续有20%以上的升幅。
3.次新股行情(11月8日至11月20日)
11月后,深市新开户投资者连续两月近百万,带来巨量入市资金,深股连续9日上扬,次新股行情火爆,深指从11月8日前的3393点上升至11月20日的4161点,上升768点,升幅为22.63%。成交量也持续大幅放大,9个交易日共成交1304.75亿元,日均成交145亿元,11月20日创下近190亿元的天量。宜春工程、通程东百、金马集团、华亚纸业、吉林化纤、张家界、国际大厦、西安旅游等次新股大幅上扬,升幅均在50%—100%之间。其余个股均有30%左右的升幅。
4.大幅波动(11月21日至11月28日)
11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对违规向客户拆资申购新股的下属分行进行处罚,《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坚决惩处违规行为,自觉维护金融秩序”。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发展银行江门分行等12家机构在“青海明胶”和“江苏索普”股票上网定价发行中的严重透支申购行为进行查处。11月20日,中国证监会查处海通证券和深圳发展银行北京营业部非法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深股在创下成交天量后,次日上冲4200点受阻,股价出现大幅下落,深指单日下跌近300点。11月22日,深指继续下跌至3722点才告回稳,其后在4000点附近调整,11月28日以4006点报收。这6个交易日的调整,深股成交857.95亿元,日均成交143亿元,成交量并未明显减小。深指下跌155点,跌幅为3.73%。个股中除新股外,B股上升幅度较大,前期上升幅度过大的次新股有所回调。
5.升浪之顶(11月29日至12月9日)
深股在高位盘稳后又开始上升,12月9日深指创下4501点的收市新高,上升近500点。但深股成交量已有所下降,7个交易日共成交900.55亿元,日均成交130.64亿元。
许多B股大幅上升,升幅在50%以上的有20多只。厦海发、美纶股份、深华发等A股有40%以上的升幅,其余个股也普遍上涨。
从9月18日开始的这一轮暴涨,深指上升了近2000点,升幅近80%。55个交易日深股共成交6170.27亿元,日均成交112亿元,入市资金十分巨大。个股中许多低价股升幅都在200%以上,不少新股和次新股升幅在300%以上,而深发展、深康佳、苏常柴等绩优股却升幅最少,不足30%,市场投机气氛浓厚。
价格回调阶段
(12月10日至年底)
由于深股累计升幅已高达350%以上,12月10日起,深指三冲4500点不过,掉头向下调整。1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深沪两个交易所实施10%的涨跌停制度,深圳股市出现剧烈回调,最低下探至2792点,9个交易日内跌去全年累计最大升幅的近50%,比回调前的最高点下跌1730点,跌幅为38.25%。
10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谈话:“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18日,深沪两交易所总经理讲话,告诫投资者要理性,切勿追涨杀跌。25日,深沪两交易所称无改变“T+1”计划,《中国证券报》和《人民日报》分别于25日和27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和署名文章,认为过度投机得到了初步抑制,保护投资者利益目的基本达到,股价向合理方向回归。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深股开始止跌回稳,年底以3215点报收。
年底前的16个交易日,深股成交量急剧减少,共1251.91亿元,日均成交78.24亿元,已经回复到暴涨前的正常水平。
虽有年底前的暴跌,不少个股全年累计升幅仍然巨大。除新股外,琼民源升幅最大,全年上升960%。其它如苏物贸上升700%以上,新大洲、深宝恒、深南物等上升500%以上,深科技、深发展、深华宝等上升在400%以上。深市绝大多数股票升幅在100%以上。
暴涨必有暴跌,深股1996年底前的暴跌对全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股市风险教育。相信1997年的深圳股市,将会沿着理性、规范的轨道向前发展。 ■
1996年深股市场表现及影响因素 | |||
日期 |
主要指标 |
市场表现 |
影响因素 |
1.2-4.2 1.2-1.23 |
深指: 987.07—924.33 股票日成交: 最高:1.50亿元 最低:0.61亿元 平均:0.91亿元 占全国:17.55% 1月新开户:2.27万 |
一、反复探底阶段 1.继续探底。 1月23日,深证成份指数下跌至发布以来的最低点924点,A股中有19只股价跌破其净资产价值,61只A股市盈率在10倍以下。这16个交易日深股只成交14.65亿元,日均成交0.91亿元。 1月4日和5日黔轮胎A和湘中药A上网定价发行,中签率为73.15%和39.65%。1月19日和23日,湘中药A和粤金曼A上市,上市一开盘就跌破发行价。 |
年初,55亿扩容开始。 1月8日,发行135亿1996年记帐式(一期)国债。 |
1.23-3.4 |
深指: 924.33—1068.68 股票日成交: 最高:5.22亿元 最低:0.51亿元 平均:1.43亿元 占全国:20.56% 2月新开户:0.72万 |
2.试探反弹。 1月底和2月初,深股仍呈弱市特征,深指在1000点之下横盘整理。春节前一天(2月16日),深指终于突破1000点在磋。 3月4日,深指开高走高,创下1068点的短期新高。深股19个交易日共成交27.25亿元,日均成交1.43亿元。深发展上升33.33%,深科技、苏常柴、深康佳、飞亚达等一批绩优股升幅居前,均在20%以上。 |
2月8日,《深圳市1995—1996年经济白皮书》发表。 2月8日,深发展有10送10的利好传闻。 3月4日,国务院证券委、证监会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的指示》,商品期货市场降温。 |
3.5-4.2 |
深指: 1068.68—1009.9 股票日成交: 最高:4.51亿元 最低:3.15亿元 平均:2.70亿元 占全国:30.23% 3月新开户:1.32万 |
3.确认底部。 深指1000点之上窄幅横盘一个月。21个交易日共成交56.77亿元,日均成交2.70亿元,有所放大。 3月14日,深市股票基金成交5.91亿元,几年来首次超过沪市。 3月7日,中福实业上网定价发行,中签率为54.22%,3月29日,深圳方大上网定价发行,中签率6.11%,新股认购中签率开始明显下降。 3月8日,黔轮胎A上市,开盘虽一度跌破发行价,但其后股价一直稳稳站在发行价之上。20日,1995年每股盈利0.28元的内蒙宏峰上市,开盘价为10.08元,以后连日走高,价格稳定在12元以上。 |
3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表《1995年经济形势与1996年经济趋势展望》,认为1996年进入经济景气循环转折期。 3月14日,深发展公布年度报告,业绩较好,证实10送10的分配方案。 3月5日至17日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证券市场首次被写进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则,成为股市的重大长远利好。 |
4.3-7.23 |
深指: 1009.9—2648.57 股票日成交: 最高:91.35亿元 最低:1.33亿元 平均:33.26亿元 占全国:50.02% 4-7月新开户:141.3万 |
二、稳步上升阶段 从4月开始的稳步上升阶段共运行79个交易日,成交2627.59亿元,日均成交33.26亿元。深指上升1639点,累计升幅达162.44%。个股中深科技累计升幅最大,达500%以上,深华宝、新大洲、连大冷、深发展、苏物贸等累计升幅在300%以上,累计升幅在100%以上的个股有近百只。 |
|
4.3-4.29 |
深指: 1009.9—1579.5 股票日成交: 最高:46.81亿元 最低:1.33亿元 平均:14.05亿元 占全国;41.08% 4月新开户:53.14万 |
1.降息行情。 深股成交量逐步放大,深指逐步上升,一举冲破了1993年以来形成的长期下降压力线。 4月9日,深市股票基金成交5.50亿元,日成交开始稳步超过沪市;4月15—19日,深市股票基金成交59亿元,周成交首次与沪市持平。 4月29日,深指创下1579点的收市新高,比4月2日上升50%以上,日成交创下46.81亿元的天量。 这19个交易日,深股共成交266.98亿元,日均成交14.05亿元,有明显的放大。深科技升幅最大,为291%。深发展等金融股升幅靠前,在80%以上。升幅超过50%的深股达50多只。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从4月1日起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 3日,《1996年中国计划白皮书》提出证券市场发展的六大要点; 8日,国务院证券委六次会议召开,确定1996年证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两个“根本转变”和“八字方针”。 12日,深圳市市长李子彬表示:我们有信心搞活证券市场,将搞活工作列为市政府工作重点,宣告将出台10条措施(十大利好)搞活市场。 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物价形势继续好转。 22日,媒介报道国务院领导“稳步发展、适当加快”指示。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陆续公布。 4月份新开户数高达50多万。 |
4.30-5.28 |
深指: 1579.5—1562.3 股票日成交: 最高:51.14亿元 最低:7.26亿元 平均:25.03亿元 占全国:52.22% 5月新开户:25.95万 |
2.获利回调。 深股走出强势调整行情,5月20日深指创下1800点的新高。 5月28日,深指以1562点结束调整,只下跌17点。大多数个股回调幅度并不大,部分个股还有上升。 此间20个交易日共成交500.67亿元,成交开始大幅超过沪市,日均成交25亿元。 |
4月30日收市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1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 10日,深交所宣布上市公司排名结果,命名20家绩优股。 |
5.29-6.24 |
深指: 1562.3—2153.6 股票日成交: 最高:54.76亿元 最低:5.29亿元 平均:37.13亿元 占全国:47.26% 5月新开户:40.60万 |
3.绩优股行情。 深股在绩优股带动下持续上升,深发展5月27日除权前出现抢权,除权后大幅填权,继续推动深指上升。 深市绩优股价格走势指标也从5月24日的1000点升至7月底的1749。 6月24日,深指创下2153点的新高,比5月28日上升591点,升幅为37.84%。 19个交易日共成交705.49亿元,日均成交37.13亿元,进一步放大。以深发展、新大洲、深科技、深康佳、粤照明等为首的一批绩优股升幅较大,均在50%以上。 |
5月底,《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用20家绩优股编发“深市绩优股价格走势指标”,并开展一系列支持绩优公司的措施。 6月5日,“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
6.25-7.1 |
深指: 2153.6—1942.7 股票日成交: 最高:42.41亿元 最低:22.29亿元 平均:30.15亿元 占全国:43.33% |
4.短暂调整。 经过3日平台整理,深指在6月28日和7月1日出现大幅下跌。以1942点报收,5日共下跌211点,跌幅9.80%;其成交150.74亿元,日均成交30亿元。 |
前期升幅过大。 二次减息预期落后。 |
7.2-7.23 |
深指: 1942.7—2648.5 股票日成交: 最高:91.35亿元 最低:16.01亿元 平均:62.73亿元 占全国:55.64% 7月新开户:21.6万 |
5.中期业绩和九七行情。 7月2日深股止跌反弹,一、二级市场均呈现出人气旺盛局面,成交迅速放大,股指一跌攀升,于7月23日达到新高2648点。 16个交易日上升706点,升幅36.35%;共成交1003.69亿元,日均成交62.73亿元。深华宝、苏物贸、川金路、琼民源等中期业绩较好的个股升幅较大,深招港、深南油、深赤湾等九七概念股升幅较大。 |
临近上市公司公布中期业绩和九七香港回归。 7月10日,深交所召开绩优上市公司表彰大会。 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表示一定时期内有可能二次减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并表示今后要适当发展直接融资,制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 |
7.24-9.18 |
深指: 2648.5—2513.9 股票日成交: 最高:104.89亿元 最低:25.61亿元 平均: 50.12亿元 占全国:61.84% 8月新开户:40.4万 |
三、中级调整阶段。 7月26日和8月2日两度下跌至2530附近,遇到强烈支撑。 8月8日和14日两次冲高2770多点。 8月27日跌至中期底部2422点。 9月2日成交突破100亿元大关,创出104.89亿元的天量。 9月5日深指创出2855点的新高。 9月18日以2513点低位报收,但与7月调整之初相比,只下跌了135点,跌幅为5.10%。 该次调整期间入市资金并未减少。共成交2055亿元,日均成交50亿元。琼民源、黔轮胎、北方五环等个股因中期业绩增长较大继续有大幅上升,但其余个股因前期累计升幅过大,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
前期累计升幅较大。 上市公司公布的中期业绩参差不齐。 8月23日央行公布二次减息,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和1.2%。 9月初深交所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 |
9.19-12.9 |
深指: 2513.9—4501.9 股票日成交: 最高:189.57亿元 最低:34.47亿元 平均:112.18亿元 占全国:61.47% 9-11月新开户:244.88万 |
三、行情暴涨阶段 深指上升近2000点,升幅近80%。55个交易日深股共成交6170.27亿元,日均成交112.18亿元,入市资金十分巨大。个股中许多低价股、垃圾股升幅都在200%以上,而深发展、深康佳、苏常柴等绩优股却升幅最少,不足30%,市场投机气氛浓厚。 |
|
9.19-10.29 |
深指: 2513.9—3560.8 股票日成交: 最高:164.25亿元 最低:34.47亿元 平均:93.93亿元 占全国:59.07% 9月新开户:92.8万 10月新开户:56.95万 |
1.低价股行情。 10月7日,深股成交再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10月29日,深股创下164.25亿元的成交天量。深指也呈直线上升,同一日创下3651点的新高,深证综合指数则一度突破1993年2月22日创下的历史最高点368点。 该轮上升行情经历26个交易日,共成交2442.20亿元,日均成交93.93亿元。深指从2513点上升至3560点,共上升1047点,升幅为41.66%. 个股中,低价股上升幅度最大。甬中元、鄂武商、深中浩、苏三山、川盐化、琼能源等低价股升幅均在100%以上。10月15日,H股板块的吉林化工A股上市,开盘价8.50元,三日后股价最高达25.60元,比开盘价上升200%多。受此影响,10月17日,H股板块的东北电从7.18元上升至14.99 元,创下单日股价翻番的纪录。 |
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期货经纪机构监管。 10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券委1996年证券期货工作安排意见,“发展完善证券市场、清理整顿期货市场”。 |
10.30-11.7 |
深指: 3560.8—3393.2 股票日成交: 最高:132.44亿元 最低:51.93亿元 平均:94.98亿元 占全国:67.87% |
2.短期回调。 10月30日深指开始回调,11月7日跌至3393点,成交萎缩至50亿元。 |
证监会连发四道“金牌”:向证券交易所派驻督察员、重申严禁证券透支交易,颁布《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发布《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 |
11.8-11.20 |
深指: 3393.2—4161.4 股票日成交: 最高:189.57亿元 最低:67.36亿元 平均:145.0亿元 占全国:73.56% 11月新开户:95.1万 |
3.次新股行情。 深股连续9日上扬,11月20日深指上升至4161点,升幅为22.63%。成交量持续大幅放大,9个交易日共成交1304.75亿元,日均成交145亿元,11月20日创下近190亿元的天量。 次新股行情火爆,宜春工程、通程东百、金马集团、华亚纸业、吉林化纤、张家界、国际大厦、西安旅游等次新股大幅上扬,升幅均在50%-100%之间。其余个股均有30%左右的升幅。 |
11月后,深市新开户投资者连续两月近百万,带来巨量入市资金。 |
11.21-11.28 |
深指: 4161.4—4006.3 股票日成交: 最高:185.85亿元 最低:98.66亿元 平均:142.99亿元 占全国:73.00% |
4.大幅波动。 深股在创下成交天量后,次日上冲4200点受阻,股价出现大幅下落,深指单日下跌近300点,已经预示着巨大的危机。 11月22日,深指继续下跌至3722点才告回稳,其后在4000点附近调整,11月28日以4006点报收。 这6个交易日的调整,深股成交857.95亿元,日均成交143亿元,成交量并未明显减小。深指下跌155点,跌幅为3.73%。 个股中除新股外,B股上升幅度较大,前期上升幅度过大的次新股有所回调。 |
11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对违规向客户拆资申购新股的下属分行进行处罚,《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坚决惩处违规行为,自觉维护金融秩序。” 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发展银行江门分行等12家机构在“青海明胶”和“江苏索普”股票上网定价发行中的严重透支申购行为进行查处。 11月20日,证监会查处海通证券和深圳发展银行北京营业部非法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 |
11.29-12.9 |
深指: 4006.3—4501.9 股票日成交: 最高:170.59亿元 最低:88.56亿元 平均:128.65亿元 占全国:45.79% 12月新开户:98.58万 |
5.升浪之顶。 深股在高位盘稳后又开始上升,12月9日深指创下4501点的收市新高,上升近500点。但深股成交量已有所萎缩,7个交易日共成交900.55亿元,日均成交128.65亿元。 许多B股大幅上升,升幅在50%以上的有20多只。厦海发、美纶股份、深华宝等A股有40%以上的升幅,其余个股也普遍上涨。 |
|
12.10-12.31 |
深指: 4501.9—3215.8 股票日成交: 最高:154.35亿元 最低:7.11亿元 平均:78.24亿元 占全国:54.65% 深指全年最高:4522.39点 最低:924.33点 收市:3215.82点 升跌:225.57% 股票全年日成交: 最高:189.57亿元 最低:0.51亿元 平均:49.46亿元 全年:12217.0% 占全国:57.28% 新开户527.07万,增87% |
五、行情暴跌阶段。 12月10日起,深指三冲4500点不过,掉头向下调整。 12月16日,深股出现暴跌,18日最低下探至2792点,跌去全年累计最大升幅的近50%,比暴跌前的最高点下跌1730点,跌幅为38.25%。 其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深股开始止跌回稳,年底以3215点报收。 年底前暴跌的16个交易日,深股成交急剧萎缩,共1251.91亿元,日均成交78.24亿元,已经回复到暴涨前的正常水平。 |
深股累计升幅最高达350%以上。 1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深沪两个交易所实施10%的涨跌停板制度。 10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谈话:“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18日,深沪两交易所总经理讲话,告诫投资者要理性,切勿追涨杀跌。 25日,深沪两交易所称无改变“T+1”计划。 《中国证券报》和《人民日报》分别于25日和27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和署名文章,认为过度投机得到了初步抑制,保护投资者利益目的基本达到,股价向合理方向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