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关于本所/本所介绍/深交所文章列表

深交所民营上市公司现状与挑战

时间:2011-07-19
字体:

/沈梁军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民营企业凭借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优势,在中国经济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随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众多民营企业通过买壳、借壳或者直接发行上市等方式登上证券市场的舞台,民营上市公司逐渐开始成为证券市场上一类引人注目的群体。

对深交所而言,民营上市公司更是交易所的特色与竞争优势所在。首先,民营企业目前已成为深交所上市公司的主体。从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看,民营企业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61.03%,中小板近8成、创业板近9成都是民营企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板”。可以预见,民营企业的主体地位随着中小板、创业板IPO企业的增加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次,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要优于非民营上市公司。从2007-200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民营上市公司无论在成长性还是在资产回报率方面都要优于非民营上市公司。

从个案上看,一大批民营企业借助深交所的资本平台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如苏宁电器在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二;海康威视是国内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销售规模连续数年居于国内全行业第一位;威创股份的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持续多年保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综合排名前三。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优质上市企业上,交易所的功能也要最终体现在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上。从民营企业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深交所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民营上市公司存在“先天”的不足,在监管上需要特殊“照顾”。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股权结构----“一股独大”。在股权结构上,民营企业通常具有“一股独大”的特征,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经营者经常呈现同一化。民营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虽然能降低股东与公司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但是由于民营上市公司没有国有企业面临的行政约束机制,因此民营企业“一股独大”使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恶”时带来的危害更大。

2治理手段----“亲缘化”。民营上市公司的高管往往采用亲缘化人事安排,不利于自律组织的外部监管。据《福布斯》杂志2010年的调查,约40%的民营上市公司采用了家族式治理,其家族成员在公司管理层任职。

3)管理风格----“权威主义”。实际控制人在上市公司中通常具有绝对的权威,管理层的“一言堂”不利于民营上市公司控制经营风险。

4)公司治理----“金字塔控股”。买壳上市类民营上市公司容易形成“金字塔”控股,导致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分离,此类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能通过“渠道挖掘”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深交所上市公司的主体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正视民营上市公司的“先天”不足,重点建构对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监控制度,是目前深交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深交所青年人秉承着“开拓进取、勇于挑战”的“五四”精神,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努力在资本市场上“为中华之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