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是指数编制中的关键性标准之一,它既是刻画证券市场行业结构与发展水平的标尺,也是引领行业投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工具。近二十年来,国际指数机构争相建立并推广自己的行业分类标准,以提升在引导市场投资需求方面的影响力。其中,标准普尔和MSCI共同构建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富时集团和道琼斯共同构建的“行业分类基准 (ICB)”,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工业化阶段,完全照搬国际行业分类标准,将很难全面刻画我国产业结构特征与发展状况。目前,国内交易所使用的行业分类标准为管理型行业分类,主要服务于信息披露和统计管理,在投资应用上存在不足。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缺乏一个由权威中立机构发布,服务于投资需求的自主行业分类标准。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与厦门大学合作,经过广泛征求市场意见,在借鉴国际行业分类标准基础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水平和形态特征,建立巨潮行业分类标准,填补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项空白。该标准的发布,有利于进一步刻画我国证券市场行业结构特征,反映上市公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促进指数体系、指数化产品创新,满足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业绩评价和上市公司价值分析的需要。
巨潮行业分类标准具有定期更新机制,每年上市公司完成年报披露后,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将综合考虑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反馈意见等因素,对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进行评估,不断完善行业分类标准。有关巨潮行业分类标准的最新技术文档、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信息及行业统计数据等资料,投资者可登录巨潮指数网(http://index.cninfo.com.cn)下载,也可通过各大资讯商的终端平台进行查询。